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
【认证依据】
GB/T 39604:202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适用范围】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适用于任何规模、类型和活动的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客户:
- 大型企业:大型企业通常拥有复杂的供应链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通过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可以更好地维护品牌声誉,满足社会和环境标准,提升市场竞争力。
- 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资源有限,但通过认证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信任度,获得与大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 制造业企业:制造业企业面临较高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压力,如资源消耗、废弃物处理和劳工权益等。通过认证,可以有效管理社会责任风险,提升生产效率。
- 服务业企业:如金融、医疗和教育等行业,通过认证可以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对品牌的信任。
- 供应链企业:无论是品牌商、零售商还是国际制造企业,在涉及自身企业管理或供应商管理时,都优先选择有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认证核心价值与优势】
1、提升企业形象与竞争力:
- 塑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赋予产品销售竞争优势。
-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改善与员工的关系,吸引并激发员工潜力,促进利润增长。
2、降低风险:
- 避免因不合规导致的法律诉讼、质量事故和违规行为等风险。
- 降低责任事故、公众曝光及法律诉讼等情况发生的风险,最小化潜在的商业风险。
3、优化客户关系:建立稳定、长久的交易合作关系,满足客户和相关方对社会责任的要求。
4、推动可持续发展:
- 提供管理体系的方法和工具,帮助组织消除不良影响因素,降低不良社会影响,主动促进有益的社会影响。
- 促进社会责任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5、提升社会影响力:
-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6、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链合作伙伴也遵循社会责任标准,推动整个供应链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实践。
7、国际认可:获得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可以证明组织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标准,提升国际竞争力。
1、认证申请组织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或其组成部分);
(2)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适用时);
(3)建立和实施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且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4)至少完成一次内部审核,并进行了管理评审;
(5)1年内无重大与拟申请认证领域相关的责任事故;
(6)未被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未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2、认证申请组织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
(1)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申请和调查表;
(2)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3)行政许可文件证明文件(适用时);
(4)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
(5)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业务活动、组织架构、联系人信息、物理位置和体系范围等基本内容;
(6)其他需要的文件。